第233章 传授技术(2/5)
他的作坊虽然产出也算丰富,但毕竟远在密水,隔着千山万水,沟通不便,帮助实在有限。
若梁州本地有作坊,产出来之后直接进行销售则会方便很多,周彻的思路很正确。
“你放心,我不白用你的技术,这边所有作坊产出我分你两成干股,你觉得如何?”
赵小山连连摇头,“不不不,两成太多了,一成就够了,若没有郡公当年提携也没有小山的今天,郡公的事自然是小山的事。那小山就在这多待一阵,先帮着郡公将作坊建起来,等走上正轨了再派一个信得过的管事过来接手。”
几句话,赵小山便把自己卖了。
周彻对赵小山的态度十分满意,让他从白常文家搬出来,住进郡公府,暂时以幕僚的身份自居。
并且将白常文和孙英儿叫了过来,吩咐他们配合赵小山工作,争取尽快将作坊建好,听赵小山调遣。
赵小山知道周彻是想做出一番成绩的,他也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力帮他成就大业。
于是乎,程理和赵小山便留了下来。
程理本以为这次出来散散心,没想到直接被扣住了,不得已只能给家中的妻儿写了封信,说了一下这边的情况。
赵小山也抓紧时间修书一封,告知家里自己要在西北多待一段时间,另外让二黑子带着琉璃作坊的十个男工尽快赶过来。
他不可能一直留在这,早晚要回去的,还不如把二黑子调过来。
二黑子虽然分家了,但他媳妇儿和他娘之间的龃龉不是那么好化解的,他夹在中间十分苦闷,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把他拯救出来。
既然明确了自己的任务,赵小山便也不再拖沓,第二天便和白常文等人考察了一下梁州城,先将几个作坊的地址给定了下来。
这是周彻自营的作坊,规模一定是比他在密水的大的多,经过几番讨论和考察,敲定了最后的方案。
三个作坊生产体系不同,位置可以靠近,但是不能挨着,尤其是琉璃作坊,来回运送沙石,最好选在城外。
而肥皂作坊和米粉作坊规模小,便可建在城内,还能带动城内百姓就业。
一番忙碌后,三个作坊热热闹闹的动工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