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二黑子出轨门(3/5)
所以,这玉米种子他一定要拿到手!
看着地上仅剩的半袋玉米种子,冯县丞嫌弃的撇了撇嘴,“赵小山,之前你家这两个作坊是挂在白常文名下的,可是现在淳郡公已经走了,这作坊再缴税也该是你自己缴了吧?若是这样你的户籍就必须要变为商户了?”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小山愣了一下,真没想到这姓冯的还知道曲线救国。
过完年这段时间他的家事不断,完全没顾上作坊,也忘了缴税这一说了。
白常文和李球全去了西北,这作坊可不就成了他自己的产业了。
这么大的摊子可不是小打小闹,是必然要去衙门变更户籍的。
冯县丞此时拿户籍说事,就是逼着他拿出玉米种子呢。
赵小山气结,却也无可奈何。
“冯大人说的是,确实是小的思虑不周了。当初我爷爷念着村里乡亲们,每家都发了不少种子。这袋子玉米小的就献给大人了,我家的我再去别家要一些。”
好在自己留了一手,地窖里还剩了半袋子,也够自家今年种了。
冯县丞听到这才满意的点点,“不是本官难为你,实在是陛下都知道这玉米了,县衙却什么表示都没有,实在看不过去,这样也只能委屈一下乡亲们了。”
“能为大人分忧是赵家村村民的福气,我们求都求不来呢。”
见赵小山如此上道,冯县丞更满意了。
怪不得淳县侯愿意抬举这小子,确实有两把刷子。
十五六岁的年纪又能办作坊又能种玉米的,这可不是一般农家娃能办到的。
怪不得淳县侯能这么快升到郡公,定是得了赵小山的助益。
如此人才,能拉拢还是不要得罪为好。
想到这,冯县丞也放下架子,一脸和颜悦色道:
“赵家种出如此高产作物,怎么能是商户呢,家里还有孩子念书,正是耕读传家的典范。”
“谢大人夸赞。”好吧,户籍的问题总算解决了。
目的达成,冯县丞又给了个甜枣,“我观赵县男脸色不佳,似乎身体有恙,县里的春熙堂是我一侄子开的,那的坐馆大夫是他特意从青州府请过来的,医术十分了得。你可拿着我的名帖过去,给县男好好瞧瞧。
斯人已逝,咱们活着的人还是要看开一点吧,你作为儿子也多多宽慰宽慰。”
说罢,还拍了拍赵小山的肩膀。
赵小山被说的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不知冯县丞怎么变脸这么快。
刚才还强抢玉米种子呢,这会又伸出橄榄枝了。
“谢大人关心,过几天小的定带着我爹去看看。”
对方毕竟是个十六岁的孩子,冯县丞也无意再为难,又说了勉励的话后拿着玉米种子走了。
如此,哄哄扬扬了快一个月后,赵家总算又回归了平静。
赵来福和刘氏也慢慢从悲痛中走了出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