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

第172章 玉米大丰收(2/5)

目录

“神了神了,一颗两穗,一穗就有三百来粒,两穗六百多粒,产量可太高了。”

“可不得了了,听赵九叔说他这一园子的玉米就用了一穗当种子。一穗种子就能种这么大一园子,这产量也太高了。”

“你看这玉米粒,这么大个,还实心的,抓一把还挺沉,指定顶包。”

“不过这东西看着黄黄的,好不好吃啊?产量高是好,要是难吃也卖不出去啊。”

这新东西朝廷还不收,自己吃又难吃,那种了也没啥意思。

“急啥,山子说了,等今天玉米收完中午就用玉米给咱们做点东西尝尝。”

“就是,我听山子说侯爷之所以能升官,就是给陛下敬献了这玉米,连皇帝都知道玉米,朝廷能不收?”

“那可太好了,赵九叔人最好了,说今年玉米下来了种子先给咱们种呢。”

赵小山站在一旁看着他爷掰个玉米像演猴戏似的搞出这么大个阵势,实在太夸张了,本来十分想笑。

但看到周围乡民们你一句我一句说的热闹,对以后种玉米充满了期待,又觉得姜还是老的辣,他爷这么做也挺有道理的。

在这个时代,土地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每家每户就那么点地,每一垄怎么种都要精打细算着来。

就算种菜也是不能使劲种,别说这种未知的粮食了。

甭管他传说的多好听,不亲眼看一看亲口尝一尝,就算老赵家发善心愿意免费将玉米种子发下去,老百姓也是不会买账的。

等一园子玉米都被摘下来后,看着堆在地上像小山一样的玉米堆,赵老爷子老泪纵横,激动地大叫着:

“来福,大壮,快,赶紧把家里那挂鞭炮拿出来放了,咱玉米丰收了,玉米丰收啦。”

老爷子已经很久没这么开心了,赵来福哪有不从的道理,乖乖将作坊开张剩下的那挂鞭炮拿出来,放在空地上叮叮当当的放了。

赵小山看到这也忍不住激动,为了增加玉米丰收的仪式感,他让几个孩子将一些玉米粒放在老宅前院的磨盘那,将新鲜出炉的玉米直接碾成了玉米面。

“叔伯们,这就是玉米面,这玉米面可以直接熬粥煮着喝,也可以和其他杂面兑在一起做成饼子,亦或者压成面条。如果不碾成面也可以像米饭一样蒸煮,未完全成熟的玉米煮着吃更加香甜,烤着吃也十分美味。”

“乡亲们,这虽然是我家第二茬种玉米,但也是我家第一次吃,今天大家伙都在,我直接给大家做点,咱们尝尝鲜。”

说罢,赵小山直接将压好的玉米面放进烧开的锅中,熬了一锅玉米糊糊,之后又让他娘将家里的案板拿出来,当着众人的面做了几个杂粮玉米饼。

等一大锅玉米糊好了后,赵老爷子亲自拿着勺子给看热闹的人一人盛了小半碗。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变身屑师妹,持续矫正中 小吴讲民间故事汇 一统忍界你不干,忍村制度你哭啥 官场:美女领导带我青云直上 凡人魂修,赤象为梁魂归我处 精英也是恋爱脑 位面盲盒被曝光,老外哭求入华夏 四合院:风流倜傥许大茂 猛鬼故事情怀篇 清穿之绝色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