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6章 地遁术的空间玄奥(2/5)
“九州”号飞碟,或者,此时应该更名为“九州”号土拨鼠,在方圆六千多公里的地球内部进行了阡陌纵横的穿行,包括熔岩区及地核也穿越了几个来回。
熔岩区?地核?
不错,就是岩溶区和地核,那里的温度高达7000摄氏度!可是,飞碟穿行时,除了大屏幕一片耀眼的火红之外,和其它区域没有任何区别。
赵宇明白,这种异空间“地遁术”与穿行介质无关,就是说,不受被穿行物体的情况影响,换言之,飞碟穿行与岩溶区的7000度超高温没有半毛钱关系。由此推论,别说游览数万度到数百万度的白矮星内部,就是穿越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的红巨星太阳核心,也浑然不觉得热。
这次地下穿行之旅,赵宇在飞碟大屏幕上的实时监测数据中发现,地球内部结构和温度变化与莫霍洛维奇、古登堡……等地球科学家推测的结果基本一致,地球由外至里,确实是按照地壳堆积层、花岗岩层、玄武岩层,莫霍界面,上地幔、下地幔、古登堡界面、液态外地核、过渡地核、固态内地核这个顺序构成,心里不由得对这些伟大的地球科学家钦佩之至。
要知道,地球内部对他们而言,是完全看不见摸不着的未知世界,人类钻探地表的最大深度不过是腊舍尔哈里伯顿钻探队创造的米的“地球第一深井”,区区15公里,不到地球深度的千分之三,连地球的“真皮”都没有刺穿,在此之下全凭地表出露和探出的物质进行分析、推测,有科学家坦言,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还不如外太空。
可是,他们的推测结果却和实情八九不离十,就像中夏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甘德,仅凭肉眼观测和星象推演就能取得天文学的巨大成就,这样的科学巨匠想不被世人钦佩和尊崇都不行啊!
赵宇童心未泯,玩兴大盛,竟然在地下数千公里深处完成“九州”号、“尧舜”号、“炎黄”号三艘飞碟的相互换乘,甚至就在地核岩溶区还尝试了两次。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