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雪中芭蕉》(1/5)
会昌五年进士科考试前,李德裕给皇帝上了道奏疏。
他对于大唐科举制度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应公卿百僚子弟及京畿内土人寄客修明经进士业者,并隶名太学。每一季一度,据名籍分番於国子监试帖。三度帖经全通者,即是经艺已熟,向后更不用帖试。如三度全不通……】
李德裕建议以后由国子监每季度对拟参加科举的人进行一次考试,考试不通过将无法取得报名资格。如此一来,从报名关节就能提前筛掉一批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要求考生无论以何种方式参加科举,都必须研读经典,修习治国之策。
第二,新科进士授官前必须先到地方州府县实习,待顶岗实操合格后,方可获得正式官职。
李德裕认为寒门庶士大多族中无人为官,他们一旦及第便崇尚浮华,眼高手低,浑身充满浅薄之气,增加实习环节能令这些人更务实些。
第三,废黜宰相在科举中的阅榜惯例。
李德裕解释此举是为杜绝宰相利用特权干预科举,为广大孤寒学子入仕铺路。
李瀍对认为李德裕的三条建议恰当解决了当下科举弊端,当即以朝廷名义正式下诏。
刘异得知后,从中嗅到一丝危险气息。
废黜宰相在科举中的阅榜惯例?今年科举可是由牛党举荐的人主持,这条针对谁不言而喻。
朝廷诏令发布的当晚,刘异便趁天黑赶去亲仁坊。
刘异的马车刚在崔铉家院外停下,他就从车帘缝里瞥见一群人呼呼啦啦从崔铉家院里走出来。
借着崔铉家门口灯笼发出的亮光,刘异认出走在最前面的人是宰相杜悰。
杜悰身后跟着七个文人打扮的年轻人。
刘异微微蹙眉,叹了口气,还是来晚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