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失落空间号(下)(2/5)
深潜器应对“失衡”的情况有一套补救措施,平衡推进器自动产生跟转动相反的力矩,加上水中的巨大阻力,没滚几圈就停了,又有惊无险地恢复了缓慢下潜的状态。
下潜200米。
这里开始出现大量形态各异的发光生物,包括海参、海绵、海葵等等,呈现半透明的白色、粉色、红色和橙色。别看它们似乎很柔软,胶质的身躯才是抗压最强的,直到2000米以下的深度,它们都还能存活,抵抗相当于200多个大气压的水压。
下潜500米。
除了少数深潜高手如抹香鲸,这里就是大部分鲸类的最深下潜深度了。如果深海存在一个“亚特兰蒂斯”,而它们也有自己的城市的话,最有可能存在于深500米的海床。
根据目前绘制的海底地貌图,桑榆星的海洋比蓝星要浅,但最深的海沟深度也超过5000米,500米深的海床,可以称得上是海底的“高原”。
当下他们选择的探测点,就是这样一片“高原。”
下潜接近600米的时候,深潜器就触底了,机械臂探出,开始在海床上行走。
入眼是一片绿色的淤泥,白色的海绵和鲜艳的海葵点缀在上面。
周晓辰:“看起来就像在外星表面行走似的。”说完才想起星际人没有“外星”的概念,“我的意思是像在另一颗奇怪的星球。”
“这附近应该有热液喷口,”林见星:“水温偏高。”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