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第42章 昆阳战起(3/5)

目录

王莽最终败的那么快,除了他确实不得人心不招天下待见之外,他的一系列选人用人眼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看看他这次选出来的大军统帅吧!

首先是作为大司空的王邑,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他在军事上的无知和傲慢——明明可以直接进攻真正的重镇、被包围的宛城,也是此次出征的核心目标,却偏偏要先去进攻昆阳,理由还是要展现力量,抖抖威风……

这是什么作战理念?哪个将领统帅在选定作战目标的时候,会以这些为依据?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征战之中,不是没有需要展现自身武力、用战果来威慑他人的时候,但是那也绝不是因为主帅觉得需要展露力量、不能“灭自己威风”,而是真的可以通过展示来获得其他好处的——比如让敌人主动后退撤离城池,比如让他们不敢再轻易犯边等等。

但是即使是这样的客观情况,将领在选定一个用以威慑的目标时,也不会选择一个普通的小城,选择一个并非关键战略地位的城池。

只要有脑子的将领,就一定会选择一个重要的、对敌军有着关键意义的城池!

像是昆阳这样,即使获胜了,又能有多少威慑效果?

要说威慑,还是严尤说的那样,一举攻破宛城外的起义军,这样的威慑才是真的有效。

王邑一定要选择昆阳,是无知;丝毫不理会严尤的建议,更是傲慢。

话说,西汉的大司空原名应当是御史大夫来着吧?

御史大夫,主要职责应当是监察百官,不管怎么看都和军事作战没有关系。王莽怎么想的,要把这样的官员作为数十万大军的主帅?

以及王寻,这个大司徒——丞相,虽然丞相的职权的涉及面要广上不少,但是同样不涉及指挥作战吧?且王寻本人的经历之中,也没有亲临前线这一历程。

所以王莽是怎么想的?他到底是怎么挑人用人的?

以及,当时真正和军中有关系的大司徒是谁来着?

【王莽大军的动向一直备受关注,王凤和刘秀等人当然也了解到了他们的最新动向——他们向昆阳这边来了。】

【因此,昆阳的守军开始整备,周边的散落的军队也纷纷进入昆阳,加上刘秀率领的在外的三千骑兵,最终昆阳内部的守军数量达到了一万人左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末世夫妻穿古代,种田屯粮肉满仓 犬王出山 团宠小哭包,小少爷他软饭硬吃 俏知青成了兵王的心尖尖 赌王出狱,我带大嫂吃香喝辣 亿倍返还:双手插兜,没有对手! 我一傻皇子,你计较什么 星河路迢迢 家族修仙:我有七个宝葫芦 大明:干嘛老朱?我大姨马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