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教训·评论(2/5)
——这不仅不是什么耻辱,反而是他的荣耀!是他的功绩!是对他的能力和天命的最好的证明!
纵观整个历史,有哪个皇帝是像他一样的出身吗?有谁是像他一样艰难吗?
这难道还不能证明他的强大,不能证明上苍对他的承认吗?!
所以,朱元璋觉得自己是不太懂陈胜的逻辑的。
你确实是贫寒出身,也确实有一段艰难的过往,但是这些过往不仅不是什么“有损形象”,反而能够证明你,能够帮助你凝聚更多的民心。
像是后来的高皇帝刘邦,他也并没有掩藏过自己的过往,因为没有必要。难道会有人觉得刘邦因此就不配成为皇帝吗?
至于第二条,朱元璋更是嗤之以鼻。
这种骄横跋扈、滥用权力的家伙,留着干什么?该杀的不杀,不该杀的留着过年,可不是他老朱的风格。
更关键的是,他根本就不可能给任何人这样大的权力——既能够监察,又能够定罪治罪。
只要他还活着,他就绝不可能让任何除了自己以外的人掌握这样的权力。
以及,他老朱对将领们可是很好的。
最起码,和那些文官们比起来,将领们的待遇和受到的信任还是要好上许多不是么。
-
刘邦也叹气。
就像是这个神迹说的那样,就算真的要搞清洗、要脱离过往,那也要等到最终获胜之后再说啊。
像他,再怎么考虑政治平衡以及其他方面的问题,那也都是等到大汉建立、四方基本稳定了之后,在尚在打天下的阶段的时候,即使他的心中已经积攒了一堆的不满和怒火,那也都牢牢地压制着一点也没有发出来。
特别是第二点,大家还在打天下的阶段,秦朝还在那里立着,怎么就开始对将士们动手了?
在这个阶段,如果真的要搞偏听偏信不平等待遇,那受到偏心的,也应该是军中,应该是将士。
不谈感情,只谈利益,更是如此——现在正是需要将士们卖命的时候啊!
没有忠心的愿意拼杀的将士们,你还打什么天下?还想什么称王称霸?早点自我了断算了。
【陈胜败亡,死后最终被葬在了芒砀山主峰的西南方向。西汉建立后,将陈胜谥为“隐王”,并派遣了三十户丁役为陈胜守墓,同时以王侯待遇年年为陈胜杀牲祭祀。】
【而就在陈胜败亡的三年后,刘邦率领的农民军杀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朝正式灭亡。】
【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具有很多的局限性与不足,但这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的诞生本就是一个值得肯定的成就,它的出现鼓舞了无数后来者,它的存在本身就值得流传千古。】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