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寻人(2/5)
十六岁获得秀才功名,十八岁考上举人,二十二岁考上进士。
而且这三场考试,更是连中三元,都是以榜首考取功名,当年因为这事,在西州传为一段美谈。
虽然在最后的殿试环节,没有成为一甲状元,只是三甲探花。
但即便这样,二十二岁的探花,论年纪,在大凉历史上,足以排进前三。
考取探花后,罗清远顺理成章的进入翰林院深造,三年后,回到西州担任一县县令。
三十岁那年,升任郡守,三十八岁担任西州牧。
二十五岁开始担任县令,只用了短短十三年时间,就像做火箭一样,迅速升官,那速度,让无数人都感到瞠目结舌。
最让人感到神奇的是,罗清远担任州牧,当地的世家还是地方百姓,都没有反对的。
就算有非议的,也不过是少部分人,因为此人的升官,他的过往政绩,都是拿的出手的。
无论是担任县令,还是郡守,他所在的县郡,每年的赋税、粮食产量,都可以排进前三。
不仅如此,在他任内,上至世家豪门,下至低层百姓,关系都处的很好。
虽然他做西州牧只有八年时间,但在他的治理下,当年的西州,经济放眼大凉十二州是差了点,但百姓却很富足。
这种富足不仅仅在生活上,更多的是民风上。
可以说,当年的西州,民风淳朴,和善,和现在一比,根本不敢想象。
只是后来,不知怎的,或许是觉得没啥意思,达成了自己成就,在做了八年州牧的罗清远,主动跟朝廷请辞,直接辞了西州牧,将州牧的位置,给了唐丰。
而他自己,却是提前致仕,寻了一座山林,貌似去修道去了。
罗清远的举动,别说当地世家百姓不理解,就连朝廷也是懵的状态。
为此派出好几位大监,前来传话,想要罗清远进京入仕。
但罗清远就像铁了心一样,闭门谢客,期间更是换了好几个位置,硬生生把自己给折腾不知所踪,朝廷见状只能无奈接受。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