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好消息、坏消息(4/5)
为了不使当地土着感到混乱,依旧延续之前的简单编号。
从一号城到五号城,每一城都有三团下属的一个营驻扎。
每一号城下,以乡村二级划分,由户长、保长管理。
同时,大祭司的各种财产该充公充公,土地重新划分,废除奴隶,开设扫盲班,乡村内的民兵,有适合的土着,组建起来。
可以说,随着陈到的三团到来,大祭司的地盘变化,那叫一个如火如荼。
有变化,当然同时也有一些风言风语,说陈到的一个团,管辖这么大的地盘,如果有什么异心,怕会对苏祁安不利。
这样的风言风语,时不时就会传到苏祁安耳边。
想想也是,陈到跟随苏祁安多久,而且他之前好歹是国公之后。
先给他脱罪籍,而后又让他担任三团长,现在又让他单独管辖大祭司的所有地盘。
这种权利带来的诱惑,很难不让人产生异心。
这种担忧是有些道理,但苏祁安却是一笑了之,他什么都没说,默默的从身后书架上,拿出一大叠书信。
这些书信,全是陈到踏入祭司城后,每日都会和苏祁安汇报所见所闻,以及他按照苏祁安下达命令举措的完成度有多少。
这些可不是苏祁安要求的,而是陈到自觉给苏祁安的通信。
一些原本还有议论的都尉,一下子失了声,说着几句附和话,转身离去。
苏祁安用人,一向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即便自己所用之人出问题,那也是自己对下级的管理出了问题。
没有完善的制度,没有走进下层兵士的心。
因此,才会在军队的下层建立兵士委员会,每个班都有兵士委员会的骨干。
这也是苏祁安如此放权,敢让陈到几位团长,带兵驻扎外地的原因。
不夸张的说,即便没有陈到的主动书信往来,这些基层的兵士,就是苏祁安最好的眼睛。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