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与倭国人比拼书法(3/5)
《护我华夏》
“愿以吾辈之年华,
扞卫乱世之华夏。
他朝若得千里马,
踏遍倭国赏烟花。”
第一幅作品完成后,刘明松又随手拿出一张纸,动作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地完成了另一幅作品。
《斩寇》
“倭人侵占三省地,
万众一心齐协力。
他朝斩尽敌寇日,
谁言华夏无胆气。”
待两张纸上的墨迹干了之后,刘明松双手各拿着一幅作品向众人展示了起来。
他这两幅楷书作品,无论是诗句的立意上,还是书法的意境上,都已经远远超过了梅川内伊刚刚的那一幅行书作品。
“这字怎么感觉似曾相识呀?“横画细、竖画粗、横竖粗细分明”,“提按起伏、顿挫有力”。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颜体楷书。”就在这时,周围一位常年研究颜体楷书的资深书法爱好者当众点评道。
“你这样一说,我也瞬间想起来了,“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竖画多用悬针法,起笔沉着稳重,顿挫有力,使人感到貌丰骨劲,味厚神藏。”这样的手法我平生只在谭亭谙大师那里见过。”
另一位书法大家,似乎发现了什么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满脸惊讶的表情。
“这两幅字看上去“如钢似石,笔画刚健有力,结体精严秀润,布势又藏露疏宕”。怎么看都像是出自大家之手。”
“没想到刘公子年纪轻轻就有如此造诣,真是令我等钻研了一辈子书法的人汗颜呀!”紧接着,又有一位书法高手十分惊喜地称赞道。
“楷书之美,美在其端庄大气,骨力遒劲,结构严谨,秀美绝伦。”
“楷书之妙,妙在其笔法多变,线条流畅,起伏顿挫,富于变化。”
“楷书之精,精在其用墨得当,润燥相生,深得墨韵,引人入胜。”
“楷书之神,神在其气韵生动,精神贯串,意态自然,独具匠心。”
“没想到在我有生之年,竟然真的能见识到有人同时将这四种意境展现出来,此生无憾矣!”最后,连台上四位裁判也忍不住点评赞叹了起来。
......
在场的众人看着刘明松的两幅书法作品,再听了几位书法名家的点评,都争先恐后地纷纷议论了起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