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才之说(5/5)
然而五姓七望这般嚣张并非没有依仗,崔家子嗣,哪怕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支脉子弟,也有家族流传的数十万卷古籍,供其阅读,保其衣食无忧的修习学业,以古籍中的知识增长才学见闻。
可百姓人家的子嗣,不但买不起书籍,就连草纸也买不起,同时还要为生计奔波,试问便是天下仅有的奇才,又怎能比得上世家门阀的子嗣?
面对这般境况,唐太宗又能作何选择?虽说他想重用寒门士子,但最后也只得选择才学过人的世家子嗣。
自然有人会说,读书也不一定能成才,这并非没例子可举,但若连书都没看过几本,大字不识几个,成才的几率又有多高呢?除非是那种生而知之的妖孽,能成旁人所不能成之事,名流千古,成就大业,但这般妖孽人物,古往今来又有几人?
一个帝国的根基,并不在于有多少妖孽人物,而是在于一群能够稳固根基的普通人存在,这些有能力的普通人,才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
世家门阀便如蓝翔挖掘机烹饪学校一般,正是基础建设人才的培训基地。
可对于世家门阀的人才,唐太宗压根就不想用,就算这些世家门阀中走出的人,十个人中少说也有半数能成为实干派的官吏。
贞观女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