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书生气的做法(1/5)
走入王三的帐篷。
贺童生已经不是第一次进来了,但每次看一下,还是能感觉到王三究竟在干什么。
“坐。”王三看了一眼挂满地图的屏风,将他推到后方,然后坐上主位。
贺童生落座王三面前,等王三坐好,茶水都上来了,这才清了清嗓子说:“昨日在下本来寻三爷,结果听到了您与路娘子的对话。虽于礼而言,不妥。但还是恳请三爷宽恕。”
“性命攸关,人之常情。”王三并不在意,被听到就被听到了。
“三爷仁德,心若鸿鹄,自有壮志。但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贺童生神情严肃的看着王三,“三爷曾言,谁有地,那就收谁的粮。
此言,暂不可言称,而应收敛。
先行替天行道之言,于外,于内,皆有转圜余地,方可安成。”
贺童生知道王三肯定会造反,因为山下已经快爆了也是事实。
但贺童生希望王三能先“替天行道”,而不是直截了当的对外宣布,推翻大明跟对付地主。
如果真的这么做了,十里八乡,极大可能出重兵先把他弄死。
须知,历代的规矩就是,有些看起来威胁统治的力量可以不打,但你称帝我就会先弄死你。
这就是为什么朱元璋在明末的时候,都可以选择接受元朝的吴王册封,而不轻易自己称帝。
反而是北方的韩宋势力,优先被元朝疯狂打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