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虬出笼(2024.5.21)(3/5)
严格意义的先知不存在,但快速的后知后觉是绝对有可能做到的。
这类书籍的结论,就是最后一章一般都会回归人文主义,结论是劝慰,而不是什么具有确切指向的文字。为何看似理智的书会得出如此感性的结论?因为我们是人?还是因为,我们并不能实现那种恐惧,即便我们恐惧未来。
一直有一个小事情,在我心里挥之不去。我那时候忘记与那个人握手了。我知道这是社交礼仪,我知道我不想握,但是我的一切经验都提醒我,这手该握。可我最后还是没有。我不想,所以我没有,究竟是我没错,还是太任性?
当我们被关进玻璃笼子之后,得到的不是自由,而是衰退。不身临其境,就无法全部投入。所以当我想要感知世界的美丽时,我更应该去草丛里玩,而不是盯着屏幕的精美画面。
自动化的弱化。自己做自动化,自然是锻炼自己的脑力,而使用别人的自动化,是在加速大脑生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