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2024.5.19)(3/5)
人第一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因为完美不存在。其二是要接受自己的衰退,人都会变老,为什么不承认呢?因为不承认而证明自己不老,本身就是在赌气。明明过去很强,现在不强了,就有一种很深的难过,其实不必的。任何东西都会被报废,之所以被报废就是因为一直在磨损。既然是不可避免的,那也没必要太伤感了。
然后就是接受离开的事实。一切都是来来去去的,自己能做什么呢?尽力而为即可。
不要恨。很多事,生命中发生过的很多事都不值得怨恨。
写的东西不够精深,也仅仅是因为自己经历得太少,磨砺得太少而已,着什么急呢?你见过一个从生到死都不曾忧虑的人么?那偶尔不顺心又能怎样呢?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雪有花之姿而无花之色,宁染凡尘,不惹蜂蝶。(怎么感觉我不太擅长对仗平仄,倒是比较喜欢重复)
善于归纳而疏于逆向思维。
又堆出来一堆废话。
有的人看见红色就会联想到粉色和紫色,这差不多就是归纳的意思。而看见黑色就想到白色,那就是难能可贵的逆向思维,在第二层。但是如果能做到“观一水而知沧海”,看见一种颜色就立马想到所有颜色,那就是非常厉害的大佬了。鲜有人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而一般达到这样境界的人,和一种颜色都不知晓的人差不多,都是呆呆傻傻,看似一无所知,其实看破了一切。有点“菩提本无树”的意思。
从诗中感知人物的性格。前三联在写雪的高洁,最后却来一句“能和大家一起吃饭喝酒,真的太开心了”,能感觉出,诗人很有才华,却略微缺乏远大志向。虽然没有远大志向,却让整首诗显得温馨,亲切,有种洁白而不傲慢的感觉。也是千古一绝。
即便坐拥天下,还是难抵岁月的流逝而伤感。伤春的话,长寿者觉得短命者才是世间的主宰。实际上是感知到了轮回却无法参与其中的一种悲叹。频率不一致,人的眼睛有局限性什么的,如果频率过快,人就觉得那个事物是永恒的,其实只是残影而已。感觉不到就没发生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