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2024.5.14)(3/5)
然后分析了一堆,总结起来就是少见多怪。事物为什么看起来不好呢?实际上它不是不好,只是令你(强调)不满意而已,仅仅只是与你的某些三观冲突了而已。可别人未必如此想,未必有与你相同的经历,相同的处境,相同的三观。事情为什么变成这样,甚至不由本人决定,你可以说时运不济,但如果不假思索就批评一个人怕是不妥。
追求满的代价可能是陷入僵化。对长久发展不利。但一句话说得好,万事万物都有其生存期,定期清理为的就是避免僵化教条。
梦想和现实有什么差距么?想就去做呗。举个例子: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傲游在书籍的海洋。那么我建议,如果没事的话,就花一天时间看书,如果可以就再看一天。这样梦想不久实现了两天?对未来是如何规划的不重要,如何在今天把规划的未来预演出来才重要。因为也许,并不是你对未来的幻想驱动你现在的行为,而是你现在的行为逐渐造就你的未来。try{ggauto();} catch(ex){}
也许思维的僵化是导致本是蒸蒸日上的学术秘密组织逐步沦为邪教的原因。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笛卡尔说要“预先带上面具”。
无论我们如何整合过去的知识,我们都不能完全掌握它们,最多仅仅是知道有过某些理论。想让它们重见天日,除非有类似的问题发生,在解决问题中,把知识调出来,与实际结合,才能明白该知识的全部意义。
为何要去旅行,为何要去见识不同的风土人情,原理也是如此,从熟悉的圈子里解放出来,从禁锢的刻板印象中解放出来,开始重新审视过去已经熟视无睹的概念。也许,自己错了好久,但是难以自知。这句话我引了好多次,但放在这很合适“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胆识,勇气,学识。在军营里的经历加上自己的勤奋好学,帮助笛卡尔在关键时刻拔剑而战,成功压迫住了几个说德语的盗贼。英雄,就该如此,锻炼自己的胆量体魄,丰富自己的思想与能力。
眼泪是用来清洗灵魂的,微笑,则是为了致敬眼泪。
别把磨练说得那样悲伤,苦尽是为了甘来哦。
不功不受禄啊,总觉得我不该去,也不必去呀!称病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