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2023.3.18)(4/5)
有时候,要感同身受,依旧是信息素理论,可如果一个种群的一个个体疼死了,其余个体也因为共情而疼死了,那样的种群有什么意义?沉舟侧畔,病树前头,勇敢前进就好了。
人对于事物的认识是基于奖惩的,好久就印象好,坏就印象坏,而且最近发生的占比重大。如果一切信息都指引着自己退缩却依旧不退缩,那样的事情就属于是一生的热爱吧!
有事这些热爱,居然需要被迫才会动手实现,想想也真是很可笑的。
至此,我对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多了一些理解。生活是一个圈,不经过大风大浪的人,连安稳的日子都没法享受。捷径,果真是这世界上最近的最远,不幸,真的是这世界上最远的最近。
爱是驯养。
主人公无论在什么情况,都不停止思考接下来的计划,同样是思考,却从来不思考理论上的事情,从来都是实践,实践再实践。思考实践上的事,不要胡思乱想啦!
看见了这个故事想想我们的生活环境,确实是变得越来越挤了,小时候玩什么?朝着远处大喊,听自己的的回声,如今可没有这种地方可以供我们这样玩了,否则一定被看成是shab,可如此,人们也就不知道回声这种无处不在的东西,也就变得愚昧了,这是一种另类的愚昧。
“它的口袋里,有两块西班牙金币和一个烟斗,对我来说,烟斗比金币有用十倍。”很值得玩味的一句话。
我也渐渐发现了,读书还是要读经典的书,既然别人都总结好了得,何必再让自己劳累地追寻呢?
但是也如我所说,这只能算是把权值提高了,而不能把这些一棍子打死,否则就收获不了意外的感动了。
狗确实是这样的,容易撑死,不要喂它太多。
这本书确实让我们开始思考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为了生存而杀掉敌人有错吗?那杀生本身有错吗?为什么上帝不直接消灭魔鬼?在一个野蛮人的头脑里,偏偏可以生成最一针见血的拷问,而自诩不是野蛮人的我们,在回避着什么呢?
学习与思考都不是单向的积累,而是双向的碰撞,融合,扬弃,也永远有考虑不到的地方,就像时间一样,一眼看不到尽头。
究竟是恐惧杀死我的概率高,还是不恐惧杀死我的概率高?究竟是该恐惧的时候恐惧让我庆幸,还是不改恐惧的时候恐惧让我惭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