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谈自由与偏见》(2023.3.13)(4/5)
站着说话的人坐下了,为了掩饰自己的背痛,还是少说话为好。
好的一点是,我并没有被打败。我想象自己是处于过渡期,相信虽然我活不到过渡后的时代里了,但依旧乐观的认为,未来可期。
现在并不能那样说话了,因为那样说话实际上是无病呻吟,像说了,又没人听得懂,更何况怎么证明自己是对的呢?证明不了,说得再多都是扯淡罢了!
在明媚的阳光下充分享受,就是最大的幸福。此外的一切,都没那么充分。
不展示出来还是比较体面,展示出来了,就捉襟见肘。
性格会决定命运,我会做的,只能是欣然接受。别被得不到的快乐扰乱了心神才是。
更喜欢郭嘉,就是喜欢郭嘉。即是如此,改变不了的。
奴隶道德吗?越是有道德的人,获得的回报就越少,别人对它的要求就越高。想想是如此,只不过有道德的人从来不是奴隶,若你了解人性你就会知道,无道德的人获得得是多的,可是多的东西仅仅是枷锁,就如同有道德之人收获的少,少的也是枷锁,而充实心灵的,却是自由。
那最后的最后,读书成了爱好,那也会是一个不错的爱好吧!既然没有实质性的收获,就收获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酣畅好了。
你认为的离谱,早就被别人归纳好了,只是无知罢了。你认为的特殊,也早在意料之中。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
我该警惕自己,别去做空想家。
“每个深深遭受过痛苦的人,会从理智上变得桀骜不驯和怀有厌恶之情。”然而更加高贵的人,懂得制约痛苦,并且热爱这些困难。
我热爱书籍,因为无论你贫穷还是富有,书籍都一视同仁地敞开它的心扉,并奖励给最善于思考之人最多的快乐。而相比之下,世上再没有第二件事物会如此公平,如此线性,如此值得琢磨。
“高贵的灵魂,应该是自己尊重自己。”
完美的作品一挥而就,若我也想写出这样的作品,就该多读读一挥而就的优秀作品,然后列一个稿子出来,修改再修改,直到我可以把这东西写出来呢。
“即使和一位朋友谈话,也只有当两人只想着事情本身而忘掉他们是朋友时,才可能有认识上好的收获。”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