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谎报水灾(4/5)
而因为从征收点再统一集中的过程当中,会产生损耗。
比如说,有一处征收点,负责征收十个村庄的粮食,一共征收到了三千石。
而这三千石粮食,一部分需要运输到县里的各处粮仓,一部分需要作为维持本地官方运转的消耗。
但是,运输三千石粮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所以,想要把粮食运输到位,就需要征召民夫。
尽管一般是让正在服徭役的百姓进行粮食运输。
但是,在秦国,百姓如果不是因为犯罪被罚去服徭役的,那么,在服徭役期间,是要给钱的。
一般情况下,运输粮食,地方官府会直接给粮食。
而且,运输粮食的民夫也是要吃饭的呀!
所以,在秦国,表面上,缴纳的粮食是百姓所产粮食的六分之一,但是,实际上,百姓缴纳的粮食,往往会达到五分之一。
就好像,规定缴纳的粮食数额是五千石,可是,为了弥补粮食运输途中的消耗,实际征收的粮食数量则可能是六千石。
多出来的这部分,一部分是真的粮食征收过程当中产生的损耗,另外一部分则其实可以算是官员的“合理收入。”
说白了,这些多缴纳的粮食,就和火耗是一样。
这种事情,在大秦,算是一种潜规则。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