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河东与河内的战争潜力(2/5)
因此,秦并没有执行外迁巴蜀居民的政策,也没有采取将两地豪族、官吏迁离巴蜀的强力措施,而是施以“移秦民万家实之”的柔性之策。
由于在以巴蜀民众为基础的社会群体中,融入了秦之民众,不仅起到震慑两地反秦残余势力的作用,有利于秦国政治制度与文化习俗在两地的传播,在推动巴蜀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快了两地民众对秦统治制度的了解与认同,极大地推动了秦在巴蜀既定政治目标的实现。
再比如,像曲沃、安邑这些秦国边境地区,需要直面山东六国的军事压力。
同时,这些地区又是秦国进攻其他国家的桥头堡,于是,秦国又采取了和巴蜀不一样的政策。
那便是,大规模的将原先曲沃、安邑的原住民,迁移到关中这些地区,并迁移了大量的秦国百姓进入曲沃、安邑等地,以加强秦国对于这些重要地区的控制力。
但是,不管是迁移原住民,还是迁移秦国百姓,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随随便便几天,几个月就可以完成的,其需要的时间可能要几年,甚至几十年。
而且,秦国对于这些新秦人,并不一定是一视同仁的。
秦国虽然会免除新国人的赋税,但是,同时也会限制新国人的一些权力。
免除一些赋税看起来是很好的政策,但是,和新国人被限制的政策相比,免除赋税根本算不上什么。
新国人很可能无法像老秦人一样,加入军队。
看起来,赋税减轻,还不用上战场当兵打仗,只要好好种地,就好了,看起来这是好事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