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高手和大师的窗户纸(1/5)
赵晓婧站在原地思考了好一阵,决定问题一个个来,先解决破皮的问题。
虽说她按侯桂花的方法做包子时,王建党和苏雨辰都说她的包子皮吃起来更像汤包皮,但她前两天吃外面做的汤包时,还是觉得汤包的皮更薄更软一些。
因此她今天在做汤包时特意把面皮擀的薄一点,想要复刻汤包那种又软又韧的口感。
没想到又软又韧没做到,反而做成了又破又烂。
既然皮这么容易破,赵晓婧决定还是把皮做厚一点试试。
面和馅料都有剩余,赵晓婧也顾不上标记是哪种比例的馅料了,直接重新擀了皮子,这次只擀了四张,两张和侯桂花包子皮的厚度一样,两张比侯桂花的包子皮更厚一些。
再次将四个包子按照不同的时间蒸制出锅,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皮最厚的包子蒸10分钟确实没破,馅也熟了,汤汁也还在。
但不谈馅和汤汁鲜美与否的问题,首先这个包子皮就说不出来的硬。
除非是刚出锅时吃,还是那种带着嚼劲的韧感,除了有点厚倒也勉强可以接受,但是一旦等包子皮表面温度降下来再吃,面皮就变的又硬又干,吃一口感觉像在嚼鞋底。
其他两张和侯桂花的包子皮一样厚度的,蒸8分钟的没破,蒸10分钟的还是破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