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命运多舛的海天6(2/5)
这三张单子拿在手里,海天感觉到沉甸甸的,仿佛重若千斤,因为它们是海天身份的证明。从这天开始,海天就是宣传部的一名正式干部了。
海天勤奋好学,仅仅工作了三个月便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
八十年代初期,江山县的交通条件十分落后,甚至还有好几个地处偏远的公社尚未开通公路,而那些已经通了车的公社,每天也仅有一班客运班车。
在下乡进行调查研究和新闻采访时,大多数时候都得依靠双脚步行。考虑到自己年纪渐长,身体状况大不如前,面对如此艰苦的工作环境,作为一名年近五十岁的老同志,心生退意实在不足为奇。
然而,海天却是国良老师心目中的理想接班人。按照他原本的计划,只需将海天带上一两年时间,等他熟悉工作后,自己就可以安心改任,不再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了。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海天对新工作的适应速度竟然如此之快,这使得国良老师深感欣慰,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海天之所以能够迅速崭露头角,得益于一篇颇具影响力的批评报道。
大概是在他参加工作两个多月后的某一天,海天独自一人前往锣鼓公社进行采访。由于班车只能开到识子垭区(该区域下辖五个公社),所以他不得不从那里开始徒步前行。
“还没到锣鼓,怎么就不去了呢?”车里的老乡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愤怒与不满。
大家都不愿意下车,不管老乡们如何强烈要求,司机就是不肯继续向前开。不仅如此,司机还非常不礼貌地说道:“锣鼓那地方穷山恶水出刁民,我们可不敢去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