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河东盐池的苦味(2/5)
…………
离开河内之后,刘汉少并没有北去上党,而是向西去了河东,不单是为了去看河东的钢铁厂,还有水利部修造的壶口运河。
如今高节是汉正军的军部部长,吴匡接任了第一军军长之职,而接替吴匡任第一师师长的是当初刘辟的副手,史涣。河内、河东、上党三郡全部是第一师的防区,所以自从刘汉少渡过大河,史涣便向最高统帅报到,全程陪同,并且安排外围护从的兵马。
刘汉少到达河东之后,接替黄邵继任河东郡长的王邑又率属下官吏来迎,此时随行队伍已近万人。刘汉少嫌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便命史涣和王异撤去了大部分的护卫与
随从,并且“狠狠地”批评了他们,不许这么不务正业。
之前黄邵、吴匡、韩浩为给刘辟报仇,先在河东杀的人头滚滚,后来王允前去太原坐镇,转移太行移民,又收拾了一批豪强大户,所以河东、太原这些地方总认为朝廷太强横,有威而无恩,虽然嘴上是不敢说什么怪话,但是心里却还是有很大的不满。
而北地王邑接任河东郡长之后,便实行了安抚之策,在律法允许的框架内,尽量帮着河东那些受损严重的名门望族寻找新的出路。地没有了还可以开工厂,奴仆少了还可以雇佣工人,就算是组织人手把河东的钢铁、煤炭运到河内,也能赚不少钱。而对待普通百姓,除了分田分地,坚决不多收税租之外,还鼓励他们蓄养家禽家畜,农闲时节出门帮工,甚至还成规模地发展特色农产。
比如关羽的老家解县,曾经种植有很多枣树,百姓们没粮食吃的时候,就只能摘枣子充饥。而现在王邑却有计划的鼓励百姓多种枣树,因为曾经的解县大枣可是做过贡品的,果实硕大,色泽紫红,皮薄肉厚,核小味甘,而且从洛阳农学院挖来的高材生也说了,这种大枣可以补气养血,滋润心肺,乃是上品佳果。现在皇帝是不要进贡的,咱把大枣种好了,卖给洛阳、河内那些有钱人,那肯定比种粮食赚的多得多呀。
再来还有闻喜的柿子,这玩意儿能做醋大家都知道吧?可是还能做酒,你们知道不?还能做成柿饼,挂着厚厚的糖霜,咬一口,那滋味才叫美。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