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十万年的末世(2/5)
湘和湫豁然地点了点头,看见湘和湫跟进得差不多了,映晴雪进一步提问:“你们难道不会疑惑,这个图像横坐标的跨度有多大吗,或者说,这样相邻两个最高的峰值,时间上相差了多久?”
“至少也要几万年,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冰川期吧。”湘答到。
映晴雪笑着摆了摆头:“不对。不过你提到了冰川期,这倒是个很关键的点,刚才的试题中就考到,地质历史上一共有若干次冰川期,地球现在正在经历第四纪冰川期。如果说这个图代表的是冰川期的周期,那么两个温度低谷相隔少说也得几亿年。”
“那么答案是几亿年吗?”
“也不对。”映晴雪还是摇摇头,随即公布了答案,“实际上,这个图的横坐标,可能代表任意长度的时间跨度。”
映晴雪看见湘和湫呆滞的眼神就知道他们还不明白,于是继续解释到:
“我的意思是,横坐标的尺度可以是几亿年,可以是几十万年,可以是几千年,甚至可以是几十年,这些全部都是合理的。举个例子来说,我们现在处于第四纪冰川期,从亿年的尺度上,我们处于这里。”
映晴雪圈出图中的一个曲线最低点,接着说:“而在末世前,我们处在第四纪冰川期内部的间冰期,即全新世,相当于说,末世前是整个第四纪冰川期中比较温暖的时期。”映晴雪在图中的一个温度峰点处打了个圈,“从万年的尺度上看,我们大概是在这里。”
经过映晴雪的进一步解释,湘和湫才算是弄明白,同时“哦”了一声。
“全球变冷与全球变暖周期性交替,是地球的轨道与自转参数的周期变化,引起地质周期性运动,而地质的周期运动的一个环节即是气候异变。如果将我们末世成因的理论总结成一句话,不过就是如此。”
“地质周期运动的一个环节即是气候异变,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呢?”
“要完全回答这个问题,还需要借助模拟实验。”映晴雪回答说,“不过这种思想在许多科学中都存在影子。”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