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帝时代(四)【求订阅!】(2/5)
唐尧即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借鉴其兄挚之过失,在老师药师的支持下,迅安定人族。
唐尧又常常深入穷乡僻壤,到山野之间去寻查细访,求贤问道,察访政治得失,选用贤才,唯恐埋没人才,野有遗贤,史载尧之功臣九人,或说十一人,可谓人才济济。ii
在这么多的人才辅佐之下,人族在尧的治理之下兴旺了起来,唐尧当政初期,天文历法还很不完善,百姓经常耽误农时。
因此尧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据日月的出没、星辰的位次,制定历法,谨慎地教给民众从事生产的节令。
羲、和两族掌天文,根据日月星辰运行等天象和自然物候来推定时日,测定了四季,又以月亮一周期为一月,太阳一周期为一年,一年定为三百六十六天。
这是人族之中最早有记载的历法,奠定了人族农历的基础,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闰月的办法来校正春夏秋冬四季。
帝尧又真诚地告诫百官各守其职,将诸事处理妥当,如此施政之下,人族再次迎来一波高展的浪潮。ii
而这时,帝尧在位已有三百七十余年之久,自感功德圆满,所以便欲寻找一位大贤,来接替人族共主之位。
于是,帝尧召集群臣,向他们询问何人可以接替人族共主之位,群臣听后,相互议论了一会,才回道,“共主之子丹朱通达事理,可以接任人皇之位……”
帝尧不屑的说道,“哼!丹朱么,其人愚顽、凶恶,用之不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