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中国大匠(4/5)
“有些傅某不太了解,不过有些想法还真是妙不可言。”
说着,他把郎茂徳的卷子铺开,赞叹说道:
“这大匠就是大匠,居然能把赵士桢(明末火器大家,《神器谱》作者)的迅雷铳做成袖珍的样子,如此一来配上团长的子弹,就能连发五弹而不用更换,实在巧妙。”
迅雷铳是一种装有5根铳管的火绳枪,铳管环绕在一木制铳杆四周,铳杆中部有机匣,前面套有盾牌,乍一看上去,就像手动的加特林。
而郎茂徳在了解子弹的构造后,把迅雷铳变成了短铳的构造,实现了枪管和枪膛的分离,也就成了最原始版本的左轮手枪。
“是很精妙,”朱琳泽也出声赞叹,在基础工业很薄弱的情况下,左轮手枪由于不会卡壳,是制作连发手枪的不二选择。
接着,傅山又抽出一份卷子,带着疑惑问道:
“团长,这是麦大师的卷子,其中完全看不出来是把枪,这不就是连弩去了弓弦加了根枪管吗,为何你给的评分比朗大师还高?”
麦大师名为麦正义,是军械科另一位大匠,他已58岁,是船上年龄最大的长者。
上次朱琳泽偷袭夺船,那把刻刀就是麦正义给的。
朱琳泽拿着那份卷子,带着无比崇拜的心情感叹道:
“我中国的匠人实在是聪明绝顶,朗大师走时我给了一把绞盘弩,就是让他们参考弩机的设计,没想到麦大师就延伸出了整套的枪击结构,而且还是连发的。”
傅山很少见到朱琳泽如此高得评价一个人,他也来了兴致,忍不住追问:
“精妙在何处,你给说说。”
朱琳泽双眼带光,指着图纸说道:
“首先麦大师保留了连弩的望山(瞄具)和悬刀(板机),又把弓弦结构变成了撞针机构,这已经非常了不起。
最奇妙的是他将箭匣从上方移至下方,并巧妙地利用弹簧实现自动装弹。
尽管这一设计还存在不少瑕疵,但在短短十个小时内能有如此创新的想法,不得不让我说个‘服‘字。”
麦正义这套枪械的设计思想非常像前世的莫辛纳甘步骑枪,这枪以精度好,结构简单,皮实耐操而闻名,是老毛子正式列装的第一款无烟发射药步枪。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