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血洗稷下!?(3/5)
齐墨又保留住了根本。
王贲肯定会有所动作。
嬴政对此自然也专门询问了一下夫子,要不要敲打一下王贲……
许尚表示无所谓。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曾经说过。
墨家想要长盛不衰,只能是墨翟直接自我封神,化身信仰。
或许有人就会说了。
王贲不能也跟着进行自我封神吗。
答案是……
墨翟作为墨家开派祖师,已经以人的身份死去了。
王贲一个后继之辈。
凭什么超越墨翟封神?
这跟试图盖过上帝一头,有什么区别?
这是不可能做得到的。
而且王贲本就是个非常不安分的人。
即:奋斗逼,超级卷王。
所以。
许尚对于把王贲放入江湖做棋子,他早有诸多预判。
现今的墨家,就相当于即将开办的科举。
任由王贲再怎么努力。
也注定会被困在方寸之间。
就这样。
时间很快来到了司法与民意之辩的前夕。
上卿姚贾秘密把孔鲋押解入了临淄。
这个事儿知道的人很少。
因为自从发生过墨家刺杀之后,临淄就开始实行宵禁。
而姚贾和孔鲋是深更半夜进城的。
当然。
儒家八派在临淄,上上下下都有人。
子张正和子思齐肯定都获悉了消息。
包括荀子和尉缭子……
某典院之中。
日落黄昏时。
“尉缭,你在做什么?”
荀子看见尉缭子坐在几棵青竹前,一动不动,遂好奇询问。
尉缭子回应:“格物……就按照许尚的主观性,客观性,可变性……我来把竹子给格一遍。”
荀子摇头失笑:“可格出什么名堂没有?”
“那自然是有的。”
尉缭子侧首:“最大的名堂就是我感觉……许尚明显把格物致知的门槛给降低了,同时还指明了格物的确切方向,不得不说,这对你儒家来说,绝对是一大进步啊!”
尉缭子同样认为,儒学总纲,三纲八目,其中的诚意、正心、修身,已然被春秋至今的历代大儒,剖析的越发到位了。
唯独格物致知方面。
显然没有那么清晰。
许尚现今补齐了这个短板,对于儒家显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是的。”
荀子点头附和:“看得出来,许尚是真心辅佐大秦,在他眼中,纵然对儒家多有不满……但他该用儒学的时候,也还是会用……对了!尉缭,你还没说清楚,可把竹子的本质给格出来了?”
荀子是一点都不会被带跑偏。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