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许尚:小友,你着相了吗?(4/5)
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放在后世。
你把钱放在家中,看似是【有】,却失去了存入银行的利息,于是又成了【无】。
我们再把视角拉高。
站在国家的角度。
人人都手里握着钱,不去消费,自诩为【有】。
实则金钱失去流通性,它对于国家而言就是一文不值的,于是这又成了【无】。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综上。
很多事情。
不同的人,再通过不同的角度。
有无相生往往只在一瞬间。
包括后世某些新词。
刷新了世界观。
颠覆了三观。
这都是过往的认知概念,从【有】变成了【无】,亦或者从【无】变成了【有】。
即: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并在心中抛却了旧的【名(认知)】,进而形成了新的【名(认知)】。
“哇,确实有些复杂。”
华阳太后揉了揉太阳穴:“原来有无相生,还能这么理解……”
华阳太后还以为道家只有出世寻求大道的那一套。
却没想到……
竟还有这般玄妙的理论。
再观嬴政……
嬴政过往对于道家,极其的没有好感。
因为吕不韦曾经就拿无为二字,屡屡妨碍嬴政执掌国政。
美其名曰。
管仲昔年跟齐桓公成就了一番君臣携手的佳话。
吕不韦也想让嬴政只负责宗庙祭祀,他则担任管仲的角色,复刻成为千古秦公。
奈何。
嬴政并非齐桓公。
因为嬴政非常清楚,齐桓公的下场乃是被活活饿死的。
吕不韦纯属哪壶不开提哪壶。
也让嬴政对于道家无为,越发排斥。
直至许尚的出现,才逐渐让道家在嬴政的心中,重新获得了正名。
另外。
有无相生还只是道德经中非常基础的逻辑论调。
余下还有……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以及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想到这里。
嬴政同样有感到略微头疼……嘶,要长脑子了……
终于。
许尚缓声询问:“乌小友,你可理解了?”
乌氏陀呆呆点头:“前辈,我好像有点懂了。”
“嗯,好像懂了,也算你懂了。”
许尚对乌氏陀尽显宽容之色。
惹得屠雎想起了昔日自己被夫子一顿教训,然后不得不开旋赔礼的过往。
哎。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