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不敬皇宗帝祖!?(2/5)
比如汉朝皇帝,便有十五位表示敬天爱民,罪己责躬。
其中汉宣帝罪己8次。
汉元帝罪己15次。
汉文帝罪己12次。
再往后。
唐朝八位皇帝颁布过罪己诏。
宋朝七位皇帝颁布过罪己诏。
尤其两宋期间,灾害频发……
这就导致有宋一朝,皇帝几乎年年罪己,甚至一年罪己两次。
万方有罪。
罪在朕躬!
诚然。
在许尚看来,不断走向集中的帝制皇权,理应有所框限。
但这并不意味着后世儒家士大夫可以一手遮天!
他今日……
便要把天人相应,天人相通全部扼制在摇篮之中!
注意。
不是扼杀。
而是扼制。
皇权的绝对集中,也未必全都是好事。
所以。
许尚从很早便想好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即:三分天命。
权力这个东西,最妥当的办法便是一拆为三。
皇帝不可以乱来。
儒家在【天道灾异的解释权】方面,也必须得有所平衡。
当然。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先顾及一下辩论的胜负。
许尚打算让小儒生用荀子的天人相分,去对付毛亨的天人相应。
我拿你老师的学说制裁你!
我看你怎么办!
尔还敢欺师灭祖不成?
如果毛亨真能豁得出去……
许尚再让扶苏用后手对付之,此为万全之策也。
就这样。
“哇!”
扶苏听着夫子的耳语传授,时不时发出惊叹的声音。
惹得嬴政好奇的不得了。
华阳太后也频频侧歪身躯,想提前听听夫子的高论。
然而。
许尚的声音很小,只有扶苏一人可闻。
周围。
众多百家名仕也纷纷交谈起来。
“看来这次关中确实来了个不得了的人物啊!诸位有谁认识的吗?”
“没见过,闻所未闻……”
“不知这个小儒生,在那位长者的教导下,又会说出怎样的惊天言论。”
“呵呵!天人相应,古之通理,任他百般造化,此番也必须毫无异议。”
“咳咳!你要是这么说的话,荀子前辈岂非很尴尬?”
继续阅读
“荀夫子的天人相分只是一家之言,谁能佐证之呢?这个事儿本就是无法证伪,也无法证实的。那么就只能看谁的理论更加完备了!”
……
众多百家名仕显然都更看好毛亨的天人相应。
正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如果天人相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