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5)
理论层面分析的再怎么完美,最终也还是得考虑到现实情况。
大秦的庙堂老派们能够接受重启分封制吗?
哪怕只是中原行分封,关中行郡县。
国尉屠雎等人也是难以接受的!
这涉及到了个人灵魂信仰、根本利益和朝堂话语权的争夺!
儒家博士派系单靠嘴皮子,是争不过关中勋贵派系和军武勋贵派系的。
即便淳于越拉上了长公子扶苏也没用。
因为大秦并无明确的长子继承制。
你扶苏如果太过于倾向儒家和中原人!
那我们关中老派就会选择拥立别的公子……
历史上始皇的儿子共计有二十三个。
其中十八世子胡亥受到了法家李斯的启蒙,后续尊中车府令赵高为老师。
而赵高之所以被嬴政看重,一是秦小篆写得好,二是精通法条律例。
也就是李斯和赵高都是法家派系的。
同时法家又以军功为绝对核心。
关中勋贵和军武勋贵、老氏族、嬴族宗亲肯定都站胡亥。
历史上扶苏又有什么呢?
无非就是以淳于越为首的儒家派系和军武蒙氏一族……楚系秦臣派系历史上被横扫出局了。
如此!
扶苏和胡亥若真打起来。
扶苏未必能占多大优势。
二十万长城军团有很多都是关中精锐,他们不见得就一定听从蒙恬的指挥,去造二世皇帝的反。
论威望。
通武侯王贲也一定比蒙恬更强!
根本无解。
当胡亥、赵高矫诏篡位成功的那一刻,甭管扶苏怎么选,都是必死之局。
……
回到此刻。
当许尚对忘尘子的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表态认可有点道理之时。
嬴政若有所思。
蒙毅闷头吃饭的动作也为之一顿。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