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弹劾(2/5)
不得不承认,二兄说的对。
于是,这件事就被董旻抛到了脑后,直到这一次这个陈留王来找他。
董旻是一个很有政治敏锐度的人,他第一时间就从刘协的话里听出了别样的意思。
他说什么?说咱和董太后是族人?那可真的不敢攀。
董太后是河北人,咱家董是陇西破落户,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但在刘协的嘴里却成了一家人。
刘协明摆着是要拉拢自己,或者说是要拉拢他背后的二兄。
难道这刘协已经看到了如今局势的复杂,已经开始做准备了吗?这一切是谁教他的?董太后?
但不管是谁的意思,对面已经说出了拉拢董家的条件,那就是承认董卓为董太后的族人,那到时候等刘协登基,他们董氏就是外戚了。
虽然在我大汉做外戚委实过于危险,但真让谁做,谁都不愿意下来。
于是董旻心动了,但他不敢行动,只是迟疑道:
“回大王,我与太后非是一家,不敢僭称。”
但刘协却不承认,抓着董旻的手,便称:
“国舅何谦,太后都说是,那还能不是。来,咱们甥舅找个地方好好亲近。”
就这样,董旻糊里糊涂被拉进了宣室。
而发生这段对话是什么时候呢?就是陛下正病笃躺在前殿的时候,而那个时候刘协就出击了。
之后到了宣室,董旻知道了刘协到底要他做什么了。
总之就是两件事。
第一件事请他稍微一点护着刘协到长乐宫去。
第二件是等他二兄入京后,请他稳住外面的局势。
董旻当然不明白这两件事的用意,而刘协并没多解释,只是回了句:
“今夜宫内将有大变。”
之后事情的发展就和刘协说的一样,前殿内杀的血流成河,而刘协却趁着无人注意溜回了宣室。
直到现在,董旻依然有点不敢相信,难道这一切都是眼前的这名孺子预料的?
委实早慧了些。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董旻只要稍微琢磨一下就猜到这次事的最大受益人就是眼前的刘协。
首先一个就是宦官们实际上并不太支持刘协,甚至一定程度上是有仇的。因为当年杀害他母亲的何皇后就是在张让等人手上保下的。这些人也几乎都是支持的皇子辩。
另外就是外朝的公卿们普遍也孩视刘协,只将他当成了个孺子。这个时候两派厮杀,受益的就是刘协及其陈留王党。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