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旗帜(4/5)
张达接过羽书,看到军令,于禁命他将左曲甲士前移百步,随时准备作为先头冲击对面的东平路的汉兵。
见得了排头任,张达大喜,这一战结束,他也可以功勋左迁做个部将了,到时候在将老营的王小娘接来一起庆祝,到时候才是真的美。
张达不知道自己现在有多危险,他说的这些话,使得他浑身插满了旗帜。
张达收下军令后,带上了兜鍪,令麾下二百甲士以什为排,列一个二十排的竖阵。
竖阵的好处就是冲锋时,触敌面比较窄,那就受到的箭雨就比较少,而等到与敌接触前,张达部就会变阵,从竖阵变横阵,扩大触敌面,直接在整个阵线上对敌发起进攻。
继续阅读
在冲锋时变阵,泰山兵的精锐可见一般。
接到张达的军令后,各排头的什将束着兜鍪,举着旗枪就开始清点所在排的甲士。再清点完军数,只听号角一声,张达部就开始排着阵型出阵了。
一出阵,豁然开朗,原先死在东平国阵前的寿张兵的尸体,之前已经被他们的友军给拖到了一遍。
所以出阵的张达部最前排的甲士直接就看到地平线上,左山右水,对面是坚阵,戈矛铍林立。
最前排的这些甲士看到对面那架势就知道对面不是弱兵,但他们心里也觉得就是那样,能作为一阵排头的,哪个不是胆大的勇士?还怕这点阵仗?
张达所部并不是最先前出的泰山军,在他的右边,由纯山寮子弟组成的奚慎部已经带着五百鲁山营众冲上了皋山。
皋山不高,但在这快战场形势下就是唯一的制高点。奚慎的任务就是为全军夺下此高点,随时为全军传递军情。
和很多人以为的,只有热兵器时代才会争夺制高点不同,古代战争对高点的争夺同样看重,原因一方面是能自上而下行成冲阵,另一方面是获得更高的战场视野,能随时获得敌人的军阵调度信息。
奚慎没有花什么功夫就夺下了皋山,原来东平国兵之前得国相军令,全军下山,在山口旷野布阵狙敌。
从这里也看出像李瓒这样的名士,就是再果敢任事,但到底不善于用兵。不过这也难免,他们就是看过几册兵书,但内郡的这些名士又哪有多少机会能接触到真正的战争呢?是以多是纸上谈兵。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