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坐困(4/5)
“泰山贼盘踞泰山郡东北部已半年有余,收获一批秋粮,粮食不虞。行坐困之法量三月才可见效,彼时贼寇抢掠粟米殆尽,必他窜就食。其出口为三面,东为青州方向,要以众将守泰鲁山口,和沂山口。南为徐州,要以众将守尼蒙通道,阻贼南下徐州就食。北为兖州,此一马平川,最为难防,必要以坞堡烽燧相连,贼来便点烽火,再行围堵。而一旦贼出巢劫掠,各路大军便可立即往攻,断彼粮草盐药,使之坐困,此为必胜之法。”
顿笔,策成,陈珪也在蛇丘县署寺气绝身亡。
随后,县署各署吏哭成一片,因为他们看到的陈珪,不愧为汉家公族子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多么伟大的一幕,果然多难兴邦,板荡才识忠臣啊。
众人看到的陈珪头缠黄巾,面容凋枯,消瘦得已经看不出人样了。但临死前,手中的毛笔才滑落在地,背倚在榻上,面色安详。
这真的是汉家忠臣啊,也正因为一代代有这些忠臣,我大汉才德运不坠。他们相信,这一次同样如此,泰山贼寇不过跳梁小丑,胜利必将属于汉庭。
最后,署吏一方面去信给徐州陈家让其子来蛇丘治丧,一方面将陈珪的绝笔信封泥,以国中诸署曹长的名义联名送往了京都。
国相的平贼策,谁又能说不是他们济北国上下诸多曹长的集体智慧呢?署个名,不过分吧。
就这样,这封陈珪写,但代表着济北国全体署吏集体智慧的奏疏通过济水一路加急送往了京都。
后面,众吏士将陈珪收敛好,放入上好的棺椁,然后由国中的功曹、丞、孔家新族长亲自抬棺,送入县中的冰窖,后面正式的治丧还是要等陈氏的人赶来才开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