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他是光与信仰,是民心所向(1/5)
虞绍透过窗户,再次朝对面禁闭的门窗望去,在这瞬间,他恍然明白,为何太子失踪二十载之久,朝野上下以镇国公、长公主为首的太子党,为何甘愿冒着太子已死的风险,也要苦苦等待,追寻着渺茫的希望。
即便太子不是太子,谢欢只是谢欢,恐怕那些人依旧愿意追随他。
尤其是那些早年跟着谢欢征战的旧部,早就将谢欢当做了信仰与光。
那天虞绍听父亲平阳侯溜须拍马地说过一句话——
“殿下所指,便是臣心所向。”
父亲或许更多的是为了讨好殿下。
但那些太子旧部,大概是认真的,将这句话铭记于心,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无关讨好拍马,而是发自肺腑。
虞绍感慨地坐在窗前,剥着板栗,这次,是剥给自己吃的。
不爱吃的板栗,在此刻有了心情的烘托,突然就成了绝味美食。
今夜,送信的驿卒又从金陵出发,前往扬州。
路上,偶遇一名衣着破烂不堪,甚至可以用衣不蔽体来形容的男人,忍不住惊奇地多看一眼。
驿卒好心地停下马,“你是逃难来的?可要送你进城?”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