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高中状元(1/5)
贞观元年的科举考试圆满落幕,在获得李二陛下的首肯之后,主考官、负责人以及吏部官员达成了完全一致的意见,今年的新科状元便是——刘欣。
至于榜眼和探花的人选,其间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李二陛下并未对此过于挂心,直接授意主考官、负责人以及吏部官员共同商议解决即可,毕竟身为一国之君,不可能事无巨细皆亲力亲为,要不然手下的众多臣子又有何用呢。
这正是一位领导者应当秉持的准则,否则李二非得累垮不可。
在历史长河中,大多数皇帝的寿命相对较短,很有可能是因处理繁杂政事而积劳成疾,当然,也不能排除是在后宫之中过度操劳所致。
大唐科举结果的金榜终于重磅出炉,吏部迅疾安排官员前往长安城的各个角落张贴榜文。
这一回可是货真价实的金榜呀,不计其数的人将金榜围得水泄不通,这一次不光有莘莘学子,还有朴实的农民、忙碌的商贩、机灵的小厮,远道而来的番邦使臣……
人生四大喜事之一,金榜题名时,即便榜上无名,许多人也怀着好奇之心前来观看,想瞧瞧大唐的状元郎究竟是谁,好沾沾其才气。
一个读书人看到榜首之后,立马高声叫嚷道:“快看呐,状元郎是刘欣!”
“什么!刘欣我知晓,他可是长安城大名鼎鼎的才子呀!”
“刘欣算哪根葱,若不是本公子此次发挥失常,哪能轮到他当状元郎!”
“敢问这位公子您取得了第几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