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过河(一)(4/5)
俺大明的文臣果然不读书。
“快点啊。”谭纶却带头催促道“上上上啊,咬……不,出对啊。”
方东赶紧道“莫吵闹,这又不是喝水。”
对面一众文臣顿时又是一片哄笑。
“有了。”郑直眯着眼瞅了瞅谭纶“两舟并行,橹速不及帆快。”
下联表面上是讲船在水中行,但是却又用了谐音,橹速谐音鲁肃,帆快谐音樊哙。与上联,笛清同音狄青,萧和同音萧何,异曲同工。
只是朱懋忠举的谐音,狄青虽是战功赫赫的武臣,但远远比不上拥有开国之功的文臣萧何。而郑直反其道而行之,文臣鲁肃的功劳,比不上开国武将樊哙。
大明文臣还没有到一百年后只看立场不看是非的地步,朱懋忠沉默不语。
暗道侥幸的郑直向不发一言的朱懋忠拱拱手,看了眼守着门的奉御。
“可惜可惜。”奉御笑着没动,几不可闻的揶揄道“郑勋卫有这好本事咋不考个文状元?”
郑直拱拱手,这才抬脚走进弘政门。一干勋卫此刻就算再傻也晓得郑直赢了,立刻耀武扬威的走跟了进去。
这件事在郑直看来不过是小事,可显然是他后知后觉。开宴之后,就有答应找了过来,将他带进奉天殿。
此刻在这里的,已经不是弘治帝还有几个杂毛老道和阉人,而是整个大明地位最尊贵的一群人。
“郑勋卫文采出众。”弘治帝的声音依旧不大,脸色相比上次相见更白了,看来皇后老娘娘不好伺候“近日可有佳作,供诸位品评?”
“臣,偶有所得,不过言辞粗鄙,不成体统。”郑直余光扫了眼右手边为首的刘健,先撇清一句“目下确有一首词,请陛下与诸位大人品评。”
如今郑直秩比指挥佥事,正四品,所以腆着脸认在场诸位大辈并无不妥。斟酌片刻后道“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二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是史臻享那些乱七八糟东西里的一首词,郑直读起来朗朗上口。想来对方是漏网鬼,东西都是后世的,这首词也该是后人做的。因此也不考证,直接背了出来。当然他如今才十七,四舍五入,二十。也就把原文的‘三十’给改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