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我在皇宫看大门(一)(5/5)
十娘子对于如今的局面虽然还是不满意,却也没有强求,吃过半杯酒之后,就找了理由走了。却不想有人在三奶奶的策应下,就灌醉了不清楚人心险恶的六太太,于是年初真定城外庄子里的光景重现。
以至于早晨天未亮,郑直就被揪着耳朵拽醒。若不是怕他破了相惹人非议,肯定是要一番血光之灾。太凶残了,一个左右开弓又掐又拧,剩下一个为了自保,不停煽风点火,生怕引火烧身。然后到了西院,被早就察觉不对的十娘子又照猫画虎的收拾了一顿,这才放了出来。
待到兵部下马石前,郑直龇着牙,从马车上下来,与早就等在这里的郑仟等人会合。几人也算得意,商量着准备授职结束后,一起去武选司塞银子,敲定去处。
郑直一边和郑仟,许泰聊,一边用余光瞅了眼不远处的张荣。这次回来后,他一直没有联系张荣,毕竟太过突兀。却打定主意,对方的这份银子,他替张荣悄悄出了。这当然不足以报答张荣,可是有了江侃的前车之鉴,郑直也不敢保证今生对方是否依旧愿意与自个肝胆相照。慢慢来就好。
按理说郑直是上等,又是头名,虽然只是舍人身份,却该特授署职正千户,月支米十六石,本色三石折色十三石。若是按照张荣讲的,算上太子的那个游戏,就该是升署指挥佥事。郑仟和张荣虽然不是第一,却是上等,套用过去也是二甲,应升两级,被授予署职正千户。没办法,舍人不是官。
却不料,当兵部武选司主事宣读授职时,明明郑直却调卫锦衣卫授勋卫;魏铭,许泰还是按照惯例升署职二级,为锦衣卫署千户,旗手卫署都指挥同知。
遇到同样事的还有其他六个分属上等和中等的武进士,只是因为同样是舍人出身。都被授散骑舍人。
至于其他人却没有变化,照例升署职二到一级不等,全部去京营赞画历事。这下子所有人看程乂等七人的眼神都不对了,这不会是庶吉士吧?
所谓勋卫,按理说应该是勋卫,散骑舍人。“其中散骑舍人旧制择公、侯、都督及指挥嫡长、次子为之,俸秩视八品”,勋卫按照天顺朝令“俸秩比正千户”其独到的地方莫过于它的身份限制了。都是宫廷侍卫、锦衣卫、勋爵三种制度结合体。成化之后,为确立在家族中的正统地位,授予勋贵袭爵继承人勋卫或者散骑舍人一职,逐渐成为惯例,勋卫还需登录造册在案。
两者中,勋卫自然更受重视,以至于出现了“公侯世子称勋卫”的说法,把勋家应袭子孙等同于勋卫。任该职者,佩弓刀充宿卫,或署各卫所事及听省、府、台、部差遣,历试以事,其有才器超卓者,不次用之。
待领了官照之后,郑直低调的和众人告别。却委托了郑仟帮着张荣去武选司交了一份银子,这一世也许会不同,可是郑直永远感激对方的出手相助。
下午,郑仟打听消息回,郑直赶紧问这是不是中旨传升官。对方摇摇头,说不知道,问郑直什么是中旨传升官?
郑直有所顾忌,况且他也讲不清楚。想了想,撇撇嘴,也不管了,算起来他只是军籍从真定卫变成了锦衣卫。就算以后弘治帝死了,朝廷要削职,顶多把他赶回真定卫,别的也没什么。
不过这个勋卫得来的实在蹊跷,要不是还有六个垫背,郑直都不敢接。锦衣卫啊,他之前就曾想过混进去,奈何让张荣破坏了。如今好了,不但光明正大,风风光光的混进来了,还得了勋贵子弟才能得到的殊荣。
没看到,傍晚,一直没动静的六叔终于打发一条筋要他明个中午去御河中桥小酌。对方看中的不是武状元,更不是什么武进士,而是郑直新得的官职。
这要是干好了,留在卫里混个世职,那一辈子可是吃穿不愁了。正五品千户的待遇,可不是普通卫所的五品武官,尚书的儿子也才只能荫职锦衣卫百户。
突然郑直想到了昨日郭勋的怪异举动,暗叹果然是京师勋贵,消息灵通,比不得,比不得。郑直之前以为对方是想驱狼吞虎,用他回绝了张延龄表弟的求亲。不想人家更胜一筹,竟然是想着一举两得。
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