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枪挑真定府(四十六)(3/5)
“……有一个伊尹呵,他在莘野中扶犁耙。有一个傅说呵,他在岩墙下拿锹锸……”
“不是味儿不对,就是嗓子差。”挂着一撇小胡子的颦颦轻摇折扇,端起面前被特意换了的果酒喝了一口“好端端的一出《继母大贤》,唱成了《风光好》。”
“确实比不上咱家的那三个尤物。”李茉莉应和一句。
这自然是讲的住在二房前院的方正霸等人。面前的孙二娘她比不了;颦颦她惹不起。可是方家那几个戏子乐人,李茉莉自问还是可以数落几分的。
“我听着她们最近唱的,好像是出新戏,之前没人唱过。”颦颦也不是刻薄之人,前提是旁人莫惹她,拿起一串葡萄递给李茉莉。
“达达新写的戏。”孙二娘不过脑子的随口回了一句。
“咦?我怎么不知道。”颦颦吃味道“又瞒着我。”
“那日小娘来了信事在屋里躺着,娘就让奴给十娘子那院送了过去。又不是什么大事,娘整日温书,哪能面面俱到。”一身小厮装扮,正和书南玩翻花绳的书香解释一句“又不是有意瞒着。”
“如今讲也不迟的。”李茉莉将一枚去了皮的葡萄送到了颦颦嘴前。
颦颦张嘴,吃到口中,却显然依旧愤愤不平。
“戏叫《牡丹亭》。”孙二娘对于李茉莉这两不得罪的做派,全不放在心上“是达达预备着太夫人过寿时,助兴的。”
“十一月十八。”颦颦皱皱眉头。
她如今正为这事心烦,倒不是烦太夫人过寿,而是举棋不定,到底该如何是好。她在李家虽然比不得这里锦衣玉食;比不得这里样样顺心;比不得这里有个整日折腾的她死去活来的光棍。却是正室大娘子;却有个李珠儿;却有她的亲族。若是抛弃这一切,进了郑家门,再后悔可就晚了。容颜易老,韶华易逝,今日卿卿我我,未尝不是明日凄凄惨惨。说到底,她对于郑直,还是把握不准,那无赖果然值得托付吗?
“这粮食买卖,也不一定非要李家人张罗。”孙二娘凑到颦颦身旁,拉住了对方想要躲避的手“一笔还能写出两个郑字去?”
颦颦抽了抽胳膊,奈何这婆娘有把子力气,余光扫了眼熟视无睹的书香,茫然的书南,目瞪口呆的书盈和书展,脸色一下红了。索性随她“我两位兄长也是读书的。”语气与刚刚可是天壤之别。
孙二娘一瞅有效,立刻再接再厉,瞥了眼主动凑过的李茉莉“颦儿焉知达达的手就伸不到彰德府?”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