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行商不易(八)(2/5)
两人跟着队伍回到建昌伯第西院,众人本来就是胡乱坐的,所以也没谁因为席位发生争执。因为要等到所有人拜寿之后才能开席,二人干脆聊了起来如今的逸闻,这种地方也不是讲正经事的“这才出京两日,不至于吧。”
“真的。”孙汉一边嗑瓜子一边讲“泾王的车驾一出京师就开始向沿途驿站征索搒抬,因为没人归置,在通州那边淹死了好几个杠夫。”
郑直忙问“上边打算咋办?”
“上边还不晓得。”孙汉回了一句。
郑直愕然,这不晓得,并不代表朝廷不清楚,而是意味着,装聋作哑。
“一条条人命啊。”孙汉叹口气“俺就是看不惯他……”尴尬的笑笑不说话了。显然孙汉不愿意在偏厅待着,更多的也是一种无能狂怒“咱的买卖若是成了,俺月底就回去了。”
郑直有点没转过弯“为啥?”孙汉之前虽然一直念叨,却从没有讲过具体日期,所以他真的没当回事。
“俺想做力所能及的事。”孙汉干脆的回了一声。
郑直无语,合着不就是考科举吗?多久三年?这还是一切顺利,你祖坟跟俺一样冒青烟,否则三年之后又三年,后边还有无数个三年在等着。等你孙汉中了进士,没准眼前的这些不平事早就被别人铲了。当然不会是郑直,他没有那种心思,可大明也不会只有一个孙汉。
“孙儒士咋在这,让俺好找。”两人正聊着,有人凑了过来“那边酒席都已经好了,就等儒士了。”那人一边讲一边审视郑直。
“这位是张百户。”孙汉为双方介绍“俺和郑监生在这里就好。”昨夜的事他也听人讲了,当然不是那些贩夫走卒兜售的,而是接近于真相的另一个版本。
在这个版本中,郑直确实是和刘仁发生了冲突,不过不是为了跳不跳天魔舞,而是变成了文武争座次。自然是刘仁代表文职,郑直代表武职。这听起来十分荒诞的理由,却让不少武臣产生了共鸣。郑直虽然是举人,还是顺天府解元,可只要一日未授官,那么他的官方身份就是舍人;就算授了官,可只要他一日当不到尚书,就依旧是军籍。所以打算以势欺人的刘仁就被郑直打了个半死,甚至连官都不敢报,天一亮,就被人拉着出了城。
敢扬言杀人的文人不少,可是郑直显然是真的敢说到做到。如此就出现了一批,郑直都不晓得从哪冒出来的支持者。
这当然是因为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真相早就被各方的中间环节过滤掉了,以至于,每个人都自觉不自觉的开始了选边站。
孙汉虽然慕文,可是他如今啥也不是,更多的还是凭借一腔热血在横冲直撞。依据他对郑直的了解,再加上错误信息的误导,才会认为郑直不忘本,越发的愿意和对方亲近起来。
“贤侄为何坐在此处?”张百户一听郑直身份,赶忙道“俺们还纳闷,为何迟迟不见亲家来人,还以为下人们偷懒,却不想在这里。如此自然一同过去,一同过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