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支持明宗——安重诲(1/5)
安重诲,河东应州人,粟特族人,五代时期后唐大臣,晋王李克用大将安福迁的儿子。骁勇善战,才能过人,跟随李嗣源征战四方。后唐明宗即位,凭借拥戴功勋,出任左领军大将军、枢密使、山南东道节度使,累任侍中兼中书令、护国军节度使,总揽政事。不通文墨,刚愎专断,力主削藩,诬杀宰相任圜等,在处理潞王李从珂的问题上,与后唐明宗发生了意见分歧,受到皇帝嫌忌,调任河东节度使,以太子太师致仕。李从璋亲赴河东,将安重诲诛杀。
安重诲,年轻时投于后唐大太保李嗣源军中,因骁勇善战,才识过人而逐渐得到李嗣源的赏识,在十几年的军旅生涯中,李嗣源引安重诲为心腹,安重诲视李嗣源为知己,二人结成莫逆。
明宗李嗣源继位后,铲除弊政,实行了一些为人民称道的改革。这期间,安重诲作为李嗣源的左膀右臂,以天下为己任,对内为治理江山社稷而出谋划策;对外为遏抑藩镇势力过强而穷尽智思。后唐明宗一朝,政治较清明,人民生活较安定,一时被称为“小康之局”,这与安重诲所作的贡献是分不开的。明宗李嗣源虽为一国之至尊,但以马上得天下,不通文墨,四方奏章均由安重诲诵读。安重诲特设端明殿,招纳名士冯道与赵凤,专门给明宗讲述治国安邦之经略,使其处理政务能力颇有长进。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