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重建洛阳——张全义(1/5)
张全义,唐朝末年至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军事人物,濮州临濮人,字国维,初名居言,唐僖宗赐名全义,朱温赐名宗奭,后梁灭亡后复名全义。
张全义,世代务农,曾在临濮县衙做小吏,多次受到县令的困辱,于是就逃亡加入了黄巢的起义军。黄巢攻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任命他为吏部尚书,充水运使。黄巢失败时,他到河阳投降唐河阳节度使诸葛爽,累升至裨校,屡立战功,诸葛爽表请唐廷任命他为泽州刺史,唐僖宗赐其名张全义。
诸葛爽病死,大将刘经与张全义立诸葛爽之子诸葛仲方为留后,刘经与诸葛爽另一大将李罕之争夺洛阳渑池,为李罕之所败,退守河阳。诸葛仲方年幼,刘经派张全义前去抵敌,张全义却与李罕之结为同盟,调转矛头进攻刘经,结果被刘经打败,被迫与李罕之退保怀州。适逢秦宗权部将孙儒攻陷河阳,刘经和诸葛仲方逃到汴州,张全义和李罕之分据怀州和泽州以抗拒孙儒。
朱温击败秦宗权,孙儒亦在屠杀河阳全城后撤离,李罕之将张全义召至泽州,与他一起收集余众,李罕之占据河阳,张全义占据东都洛阳,并一起求援于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李克用任命其部将安金俊为泽州刺史,率骑兵协助李罕之和张全义,并上表请求李罕之为河阳节度使,张全义为河南尹,治理洛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