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起义领袖——王仙芝(3/5)
另一支义军东进淮南,从申州、光州取舒州、庐州一带,声震淮南。半年时间里,义军在江淮河汉之间广大地区流动作战,打得官军顾此失彼,疲于应付,迅速发展到30万人。蕲州刺史裴倔不敢抵抗,开城迎降,为王仙芝上表求官,唐僖宗封王仙芝为“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王仙芝便想投降。因遭到黄巢的责骂,义军强烈反对,王仙芝才勉强拒绝降唐,并与黄巢分兵作战,削弱了义军实力。
王仙芝攻取鄂州,与黄巢合兵攻打宋州,失利后于攻占安州、随州,以后又转攻复州、郢州。虽然不断取得胜利,但是唐王朝在三月发布《讨草贼诏》,动员官军和地方武装加紧镇压起义军,同时对义军发动政治攻势,如解甲投降,必当超授官爵,厚赏资财。王仙芝再次写了降表,派他的心腹大将尚君长、蔡温球等人去邓州请降,招讨副使都监杨复光送他们前往长安途中,被妒嫉其功的招讨使宋威派人劫持,谎奏在颍州西南作战俘获,在狗脊岭将尚、蔡等人斩首。这个消息使王仙芝十分忿怒,率军南下,渡过汉水进攻荆南。
义军攻占罗城,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率兵来救,败义军于荆门,王仙芝解围而去,到申州东又被招讨副使曾元裕击败,义军损失2万。这时,唐王朝以宋威“杀尚君长非是”,镇压起义无功,解除其兵权,擢升曾元裕为招讨使,颍州刺史张自勉为招讨副使,又调西川节度使高骈任荆南节度使兼盐铁运转使,集中优势兵力,加紧围剿王仙芝。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