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重创黄巢——高骈(1/5)
高骈,字千里,幽州人,祖籍渤海蓚县,先世为山东名门“渤海高氏”,唐朝后期名将、诗人,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出生于禁军世家,历任右神策军都虞候、秦州刺史、安南都护等职。从南诏手中收复安南全境,并出任首任静海军节度使,任内修筑大罗城,奠定了现代越南首都河内的基础,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期间击退南诏对西川的入侵,并多次重创黄巢起义军,被唐僖宗加授诸道行营兵马都统兼江淮盐铁转运使。后因大将张璘阵亡而不敢出战,拥兵自保,导致黄巢顺利渡江、两京失守,朝廷削其兵权和财权,仅加侍中虚衔和渤海郡王爵号。晚年嗜好装神弄鬼,重用术士吕用之、张守一等,致使上下离心,为部将毕师铎所囚杀。
高骈,身为武臣而好文学,为唐宪宗时期名将高崇文之孙,先世乃山东汉族名门渤海高氏,家族世代为禁军将领,父亲高承明也官至神策军虞候。高骈早年入右神策军,与同僚周宝过从甚密,待以兄长之礼,年少时为人严谨,研习兵书,又喜好文学,常与士人交往,谈论治道之理,为神策军宦官所器重,后累官为右神策军都虞候。
西北党项族叛乱,高骈率领一万禁军戍守长武城,在朱叔明麾下任灵州大都督府左司马。当时,诸将均未有功,惟独高骈多次发动奇袭,杀获甚多,宣宗十分赞赏他,提拔为右神策军兵马使。
吐蕃犯边,懿宗命高骈镇守秦州,即委任他为秦州刺史兼防御使,高骈诱降吐蕃将领尚延心及浑末部一万多帐落,收复了河州、渭州,随后又出兵平定了凤林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