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兰陵萧氏——萧仿(3/5)
萧仿以吏部侍郎的身份主持科举考试,考试题目为《谦光赋》和《澄心如水诗》,此次科举考试,萧仿选择孔振、韩绾、柳告、武瓘、李昌符等二十五人为进士。当时,唐朝十分流行于座主放榜之时,被录取的进士们前往座主的宅邸中感谢恩德的惯例,萧仿放榜之时,无任何进士前往他的宅邸,时论称赞他,但萧仿放榜之后,发觉数人是故交之后,被贬蕲州刺史,后迁礼部侍郎,转户部。
不久,又改授检校工部尚书,出为滑州刺史,充义成军节度、郑滑颍观察处置等使。萧仿所管辖的滑州地区濒临黄河,经常发生水灾,河流泛溢,冲垮西北堤坝,萧仿徙其河流远去,又修建更加牢固的新堤坝,滑州百姓得保安宁。两个月即完工,并绘图进献给朝廷,懿宗褒奖他,萧仿获得刑部尚书的头衔,入朝担任兵部尚书、判度支,又转吏部尚书,在选拔人才方面以公平着称,复为兵部尚书、判度支。
唐懿宗驾崩,唐僖宗即位,时任尚书左仆射的萧仿被僖宗拜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再兼司空、弘文馆大学士、太清宫使,封兰陵郡开国侯。萧仿成为实质宰相,主持朝廷政务,王徽因为明于吏术,萧仿尤其看重他。萧仿和另一位宰相崔彦昭一起改革弊端,颇有成效,二人辅政数月,百斯皆举,察而不烦,士君子称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