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会昌辅政——李德裕(2/5)
李宗闵引荐牛僧孺为宰相,凡与李德裕亲善的官员,都被排挤出朝廷。李德裕改授检校兵部尚书、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管内观察处置使、西山八国云南招抚使。裴度虽对李宗闵有旧恩,此时也因推荐李德裕,遭到李宗闵的嫉恨,被免去宰相之职,外放为山南西道节度使,牛僧孺、李宗闵一党的权势显赫一时。
当时,西川正值南诏入侵之后,民不聊生,而前任节度使郭钊却因病难以理事,李德裕到任后,着手整顿边防。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当地的山川、城邑、道路、关隘,进行调查研究,并绘制与南诏、吐蕃有关的军事地图。李德裕又遣使入南诏,请求南诏遣返被俘工匠,南诏遂将俘获的僧道、工匠四千余人放回唐朝。治理西川两年,西拒吐蕃,南平蛮蜒,境内安宁,民生略有恢复。
唐文宗召李德裕入朝,拜为兵部尚书,同时将牛僧孺罢为淮南节度使。李德裕拜相,加授同平章事,进封赞皇县伯,食邑七百户,唐文宗又免去李宗闵的宰相之职,让李德裕接任中书侍郎、集贤殿大学士。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唐文宗患病,郑注通过宦官王守澄向文宗献药,而李训又通过郑注的引荐,入宫讲解《周易》,都受到文宗的器重。李德裕因为人正直,受到李训、郑注的嫉恨与排挤。李宗闵又被召回京师,拜为宰相,而李德裕则罢为兴元节度使。他入宫自陈,表示不愿出居藩镇,李宗闵却表示诏令已经下发,不宜更改。不久,李德裕又改任检校尚书左仆射、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苏常杭润观察等使,再次出镇浙西。
李德裕到浙西后,奉诏将宫人杜仲阳安置在道观,尚书左丞王璠与户部侍郎李汉为此联名上奏,称李德裕厚赂杜仲阳,结交漳王,欲图不轨。唐文宗便召王涯、李固言、路随、王璠、李汉、郑注等人到蓬莱殿,当面对证此事。王璠、李汉极力证实,路随却道:“李德裕绝不会如此。如果真像王璠、李汉所说,臣也有罪。”但李德裕最终还是被贬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事务,而路随不久也被免去宰相之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