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第六章 入朝拜相——杨嗣复(1/5)

目录

杨嗣复,字继之,又字庆门,虢州弘农人,唐朝宰相,户部尚书杨于陵之子。出身于弘农杨氏越公房,八岁能文,主考官权德舆录为进士,二十岁登博学宏词科,受到宰相武元衡赏识,与“牛党”的牛僧孺、李宗闵情义相得,进退取舍,多与之同,累迁中书舍人,由户部侍郎擢尚书右丞,封爵弘农伯。李德裕辅政,被黜为湖南观察使,被贬潮州,后召为吏部尚书,于路病逝,卒赠左仆射,谥孝穆。

杨嗣复,父亲杨于陵少年有俊才,得到宰相韩滉的赏识,韩滉将女儿嫁给杨于陵,生下了杨嗣复。杨嗣复更是不逊乃父,七八岁就能下笔写文,韩滉曾抚摸着杨嗣复的头说:“你的名位超出你的父亲,这是杨家的大幸。”就给他起字叫庆门。二十岁时进士擢第,二十一岁时又登博学宏词科,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职,后升任右拾遗,在史馆任职。朝廷因为杨嗣复深通礼学,改任其为太常博士,累迁至刑部员外郎。郑余庆担任详定礼仪使,奏请让杨嗣复担任判官,改任礼部员外郎。

当时,杨嗣复的父亲杨于陵为户部侍郎,杨嗣复认为不便和父亲在同一官署,请求换任其他官职,朝廷下诏说:“同司官员如果有大功以下的亲属关系,只要不是连判和勾检部门的官员或长官,就不在回避的范围内。如果官署相同但负责的部门不同,即使是父子或者兄弟,也不需要避嫌。”后历两次升迁任兵部郎中,杨嗣复以库部郎中的身份知制诰,并正式受任为中书舍人。

杨嗣复和牛僧孺、李宗闵都是权德舆举荐的门生,大家情谊相得,进退取舍多彼此相同。牛僧孺拜相,想提拔杨嗣复予以大用,但又因为杨于陵时任东都留守,未曾任相,就令杨嗣复暂代行礼部侍郎之职,杨嗣复选拔了68名贡士,这些人后来有很多成为了达官显贵。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大唐:李二,还钱 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 面板之下,一证永证 穿越清朝成为胤禛嫡福晋 花样打工王 锦衣暴徒:女帝龇牙都得挨一巴掌 四合院之槐花不是贾东旭的 天品灵根,绝世仙途! 快穿:一不小心,我又上教科书了 欲撩太子,猫猫她又软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