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诗豪——刘禹锡(1/5)
刘禹锡,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进士及第,初任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后入节度使杜佑幕府,深得杜佑的信任与器重,杜佑入朝为相,刘禹锡亦迁监察御史,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谪,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
刘禹锡,自称祖先为汉景帝贾夫人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七代祖刘亮,北魏冀州刺史、散骑常侍,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父亲刘绪,为避安史之乱,迁居苏州,其父、祖均为小官僚,父刘绪曾在江南为官,刘禹锡并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很小就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和吟诗作赋,既聪明又勤奋,在做诗方面,曾得当时着名诗僧皎然、灵澈的熏陶指点。
十九岁前后,刘禹锡游学洛阳、长安,在士林中获得很高声誉,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登博学鸿词科,再登吏部取士科,释褐为太子校书,不久丁忧居家。杜佑以淮南节度使兼任徐泗濠节度,辟刘禹锡为掌书记,后随杜佑回扬州,居幕期间代杜佑撰表状甚多。调任京兆府渭南县主簿,不久迁监察御史。当时,韩愈、柳宗元均在御史台任职,三人结为好友,过从甚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