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平定叛乱——李听(1/5)
李听,字正思,洮州临潭人,唐朝将领,西平郡王李晟之子,凉国公李愬兄弟。初以父荫,授协律郎,进入于頔幕府。唐宪宗即位,从平王承宗,迁左骁骑将军、御史中丞,出任楚州刺史,转夏绥银宥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唐穆宗即位,拜检校兵部尚书、河东节度使;唐敬宗嗣位,转义成军节度使;文宗时,袭封凉国公,拜魏博节度使,迁延不赴任,导致魏州大乱,罢为太子少师,交通郑注,历经诸道节度使。治官苛细,颇好聚敛,自污度世,因病回京,拜太子太保、分司东都,去世,享年六十一,册赠司徒。?
李听,七岁时,因是功臣之子而获任太常寺协律郎,其父李晟的部下认为李听年幼,不太尊敬他,李听立即令人鞭打那位部下,李晟由此认为他是个奇才。李听年长后,进入于頔幕府做事,吐突承璀征讨王承宗时,以为神策军行营兵马使。李听在战斗中,杀死叛军勇将,唐宪宗李纯认为他很英勇,命令军中画他的图像献给朝廷。
吐突承璀多次向李听询问破敌的谋略,终于活捉叛贼卢从史,升任左骁卫将军,出任蔚州刺史。蔚州有炼铜的作坊,自天宝年间就荒废不炼铜铸钱。但百姓偷着炼铜铸钱没有人能禁止,李听就开建五个炼铜炉,官府每天铸五万钱,没有谁敢犯法私铸。调任安州刺史,碰到武昌观察使柳公绰正征讨蔡州的叛军,任用李听主持军务,不时向他询问计谋,声威震动叛军,后召回朝,任左羽林将军。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