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治政有方——令狐楚(2/5)
令狐楚被外放为华州刺史,皇甫镈升任宰相,升授令狐楚为河阳节度使。令狐楚擅长治理地方,前任河阳节度使乌重胤改任横海节度使时,挑选河阳军三千人充任牙卒,前往横海赴任。河阳士兵不愿意离开家乡,中途叛逃,又不敢回到本州,集聚在州境一带。令狐楚听说后,快马疾驰至怀州,单骑前去劝晓抵达此处的逃军,使其解甲归顺,成为自己的前导,军士们也不敢骚乱。
裴度遭到皇甫镈与在地方的令狐楚、李逢吉等人的构陷排挤,被外调为河东节度使。皇甫镈推荐令狐楚入朝,自朝议郎被授为朝议大夫,升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皇甫镈共同任相,深受其照顾。
宪宗暴崩,令狐楚担任景陵山陵使,新即位的唐穆宗痛恨皇甫镈,罢免了他的相位,一度想要将其处死,经时为宰相的萧俛解救,才免于一死。朝臣不满于令狐楚通过皇甫镈入相,且排挤裴度一事,碍于萧俛在相位,才未敢多言。修筑山陵事毕,有人告发令狐楚的亲吏贪赃枉法,令狐楚受到牵连,被外贬为宣歙观察使。但在进一步的调查中,穆宗得知令狐楚的亲吏韦正牧、奉天县令于翠等私自克扣大笔工钱,还从中拿出十五万贯敬献朝廷,号称是节余的钱,搞得怨声载道。穆宗一怒之下,再贬令狐楚为衡州刺史。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