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拜相封王——桓彦范(1/5)
桓彦范,字士则,润州曲阿县人,唐朝宰相,弘文馆学士桓法嗣之子。出身谯国桓氏,为人慷慨豪爽,初以门荫入仕,早年历任右翊卫、卫尉主簿。后受到纳言狄仁杰赏识,先后担任监察御史、御史中丞、司刑少卿等要职。桓彦范联合敬晖、张柬之、崔玄暐、袁恕己等重臣发动“神龙政变”,拥戴唐中宗复位,因功授侍中、扶阳郡公。不久受到韦皇后与宰相武三思的排挤,失去实权,册封扶阳郡王。武三思以诬陷韦后为由,通过唐中宗颁布诏令,将桓彦范被流放贵州,途中被周利贞虐杀,时年54岁。唐睿宗继位后,追复桓彦范官爵,赐谥忠烈,累赠司徒,配享唐中宗庙庭。
桓彦范,为人慷慨豪爽,早年以恩荫调任右翊卫,累迁至司卫寺主簿,受到纳言狄仁杰的赏识,擢升为监察御史。御史中丞宋璟弹劾司仆卿张昌宗勾结术士李弘泰,意图谋反,请求将其下狱治罪,武则天不许,桓彦范上疏劝谏,但却没有任何答复。后来,内史李峤上奏称:“陛下登基之时,很多臣民不遵臣节,从而导致酷吏肆无忌惮地施行酷刑。恳请陛下为所有被周兴等酷吏治罪而家破人亡的人昭雪,赦免他们的罪责。”桓彦范也上奏陈述此意,前后共上奏疏十次,才获得武则天的采纳。
武则天病重,避居迎仙宫,张易之与张昌宗侍奉左右,把持宫门,不许大臣探视。桓彦范与宰相张柬之、中台右丞敬晖等人决定趁机发动兵变,逼迫武则天退位,复辟唐朝。张柬之利用职权安排桓彦范、敬晖为左右羽林将军,让他们掌握禁军。当时,皇太子李显在北门起居,桓彦范便利用禁军将军身份拜谒李显,密陈政变计划,得到太子的赞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